2018年1月19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YOCSEF20周年系列活動在北京勝利舉辦;顒悠陂g,來自CPU領軍企業代表圍繞國產CPU最新進展和發展問題進行了積極的討論。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副總裁傅城博士、總工程師王惟林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動,分別在國產CPU應該如何自主發展”論壇及“國產CPU最新進展”演講會上進行了致辭演講,得到與會聽眾的廣泛關注。
國產CPU應該如何自主發展”論壇期間,兆芯副總裁傅城博士在致辭中表示,謀求國產CPU自主發展,需要自主可控與兼容主流雙輪驅動。指出,一系列政策、基金等支持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國產CPU均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不同架構類型的國產CPU性能、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均有明顯的進步,基于兆芯解決方案的國產桌面計算機在十九大期間圓滿完成了會務信息保證工作,令人非常鼓舞,也標志著自主可控平臺計算機能夠保證國家重要領域的信息平安。
兆芯副總裁傅城博士為活動致辭強調國產CPU發展需自主可控與兼容主流雙輪驅動
收獲效果的同時,傅城博士針對國產CPU自主發展,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建議。指出,國產CPU自主發展,首先要加快突破關鍵性的核心技術,并全面保證平安可控。其次,需要從標準的跟隨者向制定者轉變,行業規范是CPU發展過程中不可規避的一個話題,行業規范影響著研發路線、市場規模、用戶選擇等多方面因素,以自主研發對接行業主流規范并非背叛自主發展,而是一條自主可控與兼容主流雙輪驅動的快速發展道路。第三,CPU發展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和支持,以設計業帶動芯片制造、封測及應用層面的整體發展。最后,人才培養上結合相關政策意見,結合實際配合院校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國產CPU發展提供人才資源儲藏。
兆芯總工程師王惟林則在國產CPU最新進展”主題演講會發表演講,向與會人員說明了兆芯國產x86通用CPU發展現狀,著重介紹了新一代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取得的效果。
兆芯總工程師王惟林發表演講向在場人員介紹兆芯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
王惟林指出,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是首款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的國產自主可控x86通用處置器,采用28nm工藝,單芯片集成21億個晶體管,集成8個CPU核心和GPUGPU局部支持4K超高清解碼,此外,開先KX-5000還集成了DDR4內存控制器、顯示接口、PCIe總線等,一顆集成度超高的完整的SoC芯片。
兆芯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較上一代產品性能提升顯著
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全面兼容x86指令,并且支持CPU虛擬化,支持全系列Window以及中科方德、中標麒麟、普華等國產操作系統。性能方面,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較上一代產品,單核性能提升在25%左右,整體性能提升140%左右,內存訪問帶寬增長了120%并且,據權威媒體報道,開先KX-5000系列處置器的性能與Inteli36100基本相當,應用體驗性能顯著提升,能夠全面滿足主流桌面應用,以及包括4K超高清視頻觀影等多種娛樂應用需求。
為配合開先KX-5000提升其擴展性,兆芯還設計研發了ZX-200IO擴展芯片。王惟林指出,ZX-200IO擴展芯片既可以配合兆芯CPU使用,也可以搭配第三方芯片用以擴展。ZX-200向下兼容PCIE2.0規范,內部集成SA TA 和USB控制器,可擴展出4個SA TA 3接口,以及2個USB3.1Gen2支持TYPE-C規范)3個USB3.1Gen1以及6個USB2.0共計11個USB端口,此外,還包括RGMII端口,具備功耗低、擴展性強、技術規范先進等顯著優勢,可廣泛應用于整機(包括便攜終端)服務器、嵌入式工控等領域,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
發展路線上,王惟林表示兆芯下一代開先KX-6000系列處置器的研發測試工作正在緊密進行,這款全新的CPU將采用16nm工藝,同時在主頻上朝向更高的目標推進。再接下來的開先KX-7000系列處置器將采用全新的微架構,同時接口升級到同期規范,從而令芯片性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助力兆芯國產x86通用處置器收獲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